發表文章

從蘋果談論計畫性報廢帶來的環保議題

圖片
1.      計畫性報廢的定義和起源 計畫性報廢有兩種面向,一種是經由生產技術,刻意將產品的使用壽命設定在保固期之後的某個時間點,另一種是廠商在產品發表後的某個時間點,停止生產該產品的必須消耗品,使得明明還可以使用的舊款,因為缺少了重要零件而必須由新款產品替代。 「 計畫性報廢 」一詞的起源可追溯至 20 世紀時,一個結合了七家燈泡公司的「 太陽神卡特爾聯盟 」,他們將燈泡的原料從碳纖維改為鎢絲,目的是為了使燈泡的使用壽命縮短為 1000 小時,增加消費者更換燈泡的頻率,進而 獲得更多商業利益 ,並壟斷燈泡市場。 如此技術性的更換修改產品原料,使產品在生產者的計畫掌控內報廢的行為,已被廣大應用於各行各業,而在資訊科技方面,這樣的手段也無所不在。   2.      蘋果的計畫性報廢手段: 更新後系統降速導致舊手機不堪使用 → 維修費用很高 → 淘汰買新的 如果良好的運用, 計畫性報廢是一種能夠帶來商機的良好行銷手法 ,像電子產業每年發布的新產品,不僅有軟體的升級,更在硬體上有了新的突破,希望吸引更多的舊產品用戶購入新的產品,不僅能從汰舊換新中獲得利益,也能讓顧客認為花錢購買最新的技術和產品是值得的。 但是近年來,蘋果因為 利用更新系統導致系統降速 ,所以多次被控訴以計畫性消費手段剝削消費者,像是法國以 "deceptive commercial practice[s] by omission" 為由,認為蘋果沒有先跟舊手機使用者說,更新系統會造成系統降速,使消費者和生產者之間有 資訊不對等 ,所以有欺騙消費者的行為,對蘋果處以 2500 萬歐元的罰款,而許多國家也都以類似的理由和蘋果站上法院談判。舊手機系統降速後,對於廣大的消費者來說,大家第一個想法會是拿去維修中心維修,但是面對著 價錢高於購買新機的維修費 ,加上被刻意降速的舊手機,讓消費者認為蘋果為了要使舊手機使用者換新手機的同時也剝削了消費者,而這樣惡意的手段不僅使手機還 未運用到最大限度就被淘汰 ,也會延伸出許多問題。   3.      造成的影響 在汰舊換新的過程中,舊產品的零件是需要被丟棄回收的,而電子產品零件的原料,往往是無法在環境中被自然分解的,這些大量舊電器的回收也加重了自然環境的負荷,造成了垃圾處理的問題。「 根據聯合國( UN )最